2023年11月以來,國產制藥裝備頭部楚天科技取得多項專利,證實了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創新能力。【詳情】
歐洲藥品管理局11月21日發布說明稱,諾和諾德公司表示,由于產能限制和需求增加,其糖尿病藥物“諾和泰”和“諾和力”的短缺情況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惡化,并將持續到2024年。【詳情】
部分跨國大藥廠,也大力下注中國創新藥資產。其中阿斯利康已經與國內多家創新藥企建立合作關系,引進了部分藥企的管線。【詳情】
削減成本、聚焦優勢業務、戰略架構調整正成為跨國藥企近些年的常見動作。【詳情】
三天后(11月23日),國產制藥裝備頭部楚天科技的10億元可轉債項目將接受審議。據悉,這筆資金將投向“生物工程一期建設項目”、“醫藥裝備與材料技術研究中心項目”等。【詳情】
11月以來,醫藥企業高管變動消息仍舊不斷,其中不乏董事長等重要人物“出走”。【詳情】
百洋醫藥與瑞迪奧的戰略合作的放射性藥品99mTc-3PRGD2,是以整合素為靶點的RDC藥物,據悉,該核醫學放射診斷1類新藥離正式商業化又近了一步。【詳情】
其中根據千億市值“中藥股王”片仔癀發布的三季報顯示,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6.00億元,同比增加14.88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4.05億元,同比增加17.16%。【詳情】
近日,中國醫藥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,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通過一致性評價7個產品,取得3個仿制藥產品批件。進入11月份以來,中國醫藥又有多款產品過評。【詳情】
2023年11月13日至15日,在第63屆全國藥機會上,專注于超微粉碎、細胞破壁技術與設備研發生產24年的專業廠商濟南達微攜重磅產品亮相,獲得了眾多現場觀眾與客戶的青睞與肯定。【詳情】